在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里网上配资的平台,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成为老外的心头好。最近,法国美食博主Mylene Mathieu在视频号、抖音上更新了许多视频,记录了她与上海社区食堂的奇妙邂逅。
“第一次只是偶然路过,进去之后,发现太有意思了!”Mylene笑着回忆。她在街道上散步时,发现路边有的餐厅像是大学的食堂,有不少老年人端着盘子买饭菜。
出于好奇,她决定进去一探究竟。没想到,品尝之后,她感觉像是打开了“新世界”的大门。
Mylene接受采访
Mylene开始在全上海进行社区食堂的探索。去了不少家之后,她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几乎每个党群服务中心附近,都藏着一家充满烟火气的社区食堂。
展开剩余73%从静安到徐汇,从长宁到黄浦,Mylene的足迹遍布上海各个角落。她发现这些食堂虽然各不相同,但都保持着相同的温暖特质:明亮的玻璃档口里摆放着当季时蔬,少油少盐但口味很好,还有那些总是笑呵呵的打菜阿姨与来社区食堂用餐的当地居民们。
上海的社区食堂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前后,最初是为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而设立的,随后逐渐发展成为面向全人群的便民服务设施。
截至2025年,上海已建成超过400家长者食堂和2000个老年助餐点。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民生工程不仅深受本地居民喜爱,而且吸引了像Mylene这样的国际友人前去“打卡”。
在Mylene拍摄的镜头里,社区食堂里有各种家常菜——番茄炒蛋、青椒土豆丝、糖醋排骨,还有Mylene最爱的马兰头……Mylene说,马兰头是她在社区食堂最爱吃的菜,尽管并不是每家都有,但只要看到,她一定会拿。“这种特别的香气让我很着迷,不是香料,而是食材本身,就是很中国的味道。”
Mylene打卡社区食堂(视频截图)
色泽诱人的菜在档口前排成一排。“对我们这些老外最友好的是,社区食堂里所有的菜都可以直接看到。我们看菜单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,但看到菜的样子就懂了。”Mylene感叹社区食堂的奇妙,“而且这里都是小份菜,一个人吃特别合适,好吃不贵,还能荤素搭配,轻松解决一顿饭。”
“为什么法国没有?”Mylene对着镜头感叹道,眼神里满是羡慕。她说,法国的食堂只在大学里和大公司里有,只针对其中的学生或职员开放。像社区食堂一样对所有人开放的便宜又好吃的食堂,在法国是不存在的。
Mylene不禁畅想起法国版社区食堂的样子:一定要有地中海乱炖菜、烤鸡、法国特色美食“Gratin Dauphinois”(法式奶油焗土豆)、红酒炖牛肉、沙拉、面包和黄油……
Mylene用法国传统吃法品尝中国菜(视频截图)
你还在上海发现过哪些“老外宝藏地”?在评论区告诉我们,下次一起去探秘!
实习生 许淑妍
新民晚报记者 马晓荔
上海滩上洋掌柜(ID:shyangzhanggui)编写
来源:新民晚报 作者:马晓荔网上配资的平台,许淑妍
发布于:上海市粤有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